得了急性外耳道炎一般不建议洗头,以免加重炎症或引发感染扩散。
急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常因细菌或真菌感染、耳道进水或掏耳损伤引起。此时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局部屏障功能受损。若洗头可能导致污水流入耳道,刺激炎症部位并带入新的病原体,加重疼痛、瘙痒或流脓症状。尤其当存在鼓膜穿孔时,污水可能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部分患者耳道肿胀严重时,洗头动作可能牵拉耳廓加剧疼痛。
若必须清洁头发,可采取仰卧位由他人协助冲洗,并用无菌棉球严密堵塞患侧耳道。洗后立即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20厘米以上吹干耳周,但避免直接对耳道吹风。已出现发热、听力下降或脓性分泌物时严禁洗头。
患病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
剖腹产坐月子一般能洗头,但需注意伤口保护和保暖。
剖腹产后洗头时需确保伤口已初步愈合,通常产后7-10天可进行。洗头应选择温水,避免受凉,清洗后及时吹干头发。保持头部清洁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促进身体恢复。洗头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牵拉伤口。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暂停洗头并及时就医。
剖腹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洗头时需有人协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弯腰。洗头频率不宜过高,每周1-2次即可。洗头后可适当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产后恢复期间还需注意营养均衡,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