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炎是否会传染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淋球菌或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具有传染性,而理化刺激或非特异性感染导致的尿道炎通常不传染。
由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属于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这类尿道炎常表现为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排尿灼痛等症状,病原体可通过黏膜接触进入对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滴虫等微生物所致的尿道炎同样存在传染风险,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传播。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
因尿道损伤、化学刺激或普通细菌感染引发的非特异性尿道炎一般不具传染性。此类情况多与局部卫生不良、过度摩擦或消毒剂刺激有关,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不适,但病原体不会通过亲密接触传播。治疗以改善生活习惯为主,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出现尿道炎症状均应避免性生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憋尿和过量摄入辛辣刺激食物。伴侣有相似症状需共同检查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用药疗程,防止交叉感染或病情反复。
女性可能会得霉菌性尿道炎,但概率较低。霉菌性尿道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尿病患者。
女性尿道较短且邻近阴道,容易因阴道念珠菌病扩散引发尿道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尿道口瘙痒、灼痛感、排尿困难及少量白色絮状分泌物。日常诱因包括穿紧身化纤内裤、卫生巾更换不及时、过度使用洗液破坏菌群平衡。疾病相关因素可能涉及妊娠期激素变化、未控制的血糖水平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制霉菌素栓剂等抗真菌药物,同时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
极少数情况下,反复发作的霉菌性尿道炎可能提示HIV感染等严重免疫缺陷疾病。若出现发热、腰背痛或血尿等异常症状,需排除细菌性尿道炎、间质性膀胱炎等鉴别诊断。糖尿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时,血糖控制是关键辅助治疗措施。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盆浴和公共浴池,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症状后禁止自行冲洗阴道或服用抗生素,建议完善尿常规、真菌培养等检查。配偶无需常规治疗,但性生活时应使用避孕套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