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EB病毒感染属于儿童常见病,多数表现为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感染,少数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并发症。EB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在幼儿园及学龄期儿童中较为普遍。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90%以上成人携带该病毒,儿童初次感染多发生在5岁前。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睑浮肿或皮疹。婴幼儿感染后常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学龄儿童更易出现典型的三联征表现,病程通常持续2-4周。
约1%的感染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脾脏肿大、肝炎或神经系统症状。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存在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风险。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EB病毒抗体,典型病例可通过临床表现初步判断。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腹痛情况,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仍具有传染性,建议单独使用餐具并做好口腔卫生,集体机构儿童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脑源性晕厥的常见病因主要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律失常、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脑动脉硬化等。脑源性晕厥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通常表现为突然晕倒、短暂意识丧失、面色苍白等症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与脑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眩晕、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需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
2、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脉搏不规则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需限制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心率。
3、低血糖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过量、进食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出汗、颤抖、饥饿感等症状。患者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日常需规律进食,随身携带糖果,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
4、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站立时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需缓慢改变体位,增加水和盐分摄入。
5、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可能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需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
脑源性晕厥患者需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若频繁发作或伴随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可记录晕厥发作的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