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EB病毒感染属于儿童常见病,多数表现为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感染,少数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并发症。EB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在幼儿园及学龄期儿童中较为普遍。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90%以上成人携带该病毒,儿童初次感染多发生在5岁前。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眼睑浮肿或皮疹。婴幼儿感染后常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学龄儿童更易出现典型的三联征表现,病程通常持续2-4周。
约1%的感染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脾脏肿大、肝炎或神经系统症状。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存在发生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风险。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EB病毒抗体,典型病例可通过临床表现初步判断。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患者需住院观察。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腹痛情况,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仍具有传染性,建议单独使用餐具并做好口腔卫生,集体机构儿童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
血精症可能与精囊炎、前列腺炎、精囊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因素有关。
血精症通常表现为精液中混有血液,颜色呈粉红色或暗红色。精囊炎是血精症的常见病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伴随射精疼痛、会阴部胀痛等症状。前列腺炎也可能导致血精症,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不适。精囊结石在精囊内形成结石,摩擦精囊壁引起出血,可能伴有下腹部隐痛。泌尿系统肿瘤如精囊癌、前列腺癌等疾病,肿瘤组织破溃出血混入精液,往往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
出现血精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