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脊灰疫苗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可能由疫苗反应、普通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体温在38.5℃以下可物理降温,超过38.5℃需就医评估。
1、疫苗反应脊灰疫苗中的灭活病毒可能引发短暂免疫反应,表现为低热(≤38.5℃),一般24-48小时自行缓解,无须用药,建议家长多喂温水并监测体温。
2、普通感染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完善,易受呼吸道合胞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伴随咳嗽、流涕,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3、中耳炎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急性中耳炎,表现为发热伴抓耳哭闹,需医生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氧氟沙星滴耳液。
4、尿路感染女婴因尿道短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可能出现发热伴排尿哭闹,需尿常规确诊后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阿莫西林颗粒或呋喃妥因肠溶片。
家长需保持患儿衣物透气,发热期间每4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嗜睡等症状应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