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性心动过速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消融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普罗帕酮、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调节心脏电活动。药物治疗需在严密心电监护下进行,根据患儿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2、电复律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症患儿,需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该操作须由专业医师在麻醉状态下实施,能量选择按体重梯度调整。
3、导管消融术:针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病例,可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异常起搏点。术前需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术中采用三维标测系统精准定位。
4、ICD植入:对于猝死高风险患儿,可考虑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该装置能自动识别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但需定期更换电池并监测导线功能。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平卧并拨打急救电话。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