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伴随发热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调整饮食、抑制胃酸分泌等方式缓解。
1、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侵袭胃黏膜可能导致炎症反应伴低热。治疗需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2、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胃肠时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可选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发热超过38.5℃需物理降温。
3、药物刺激: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损伤胃黏膜可能引发药物性胃炎伴吸收热。应立即停用致病药物,改用铝碳酸镁、瑞巴派特、硫糖铝保护胃黏膜。
4、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性低热,与胃壁细胞抗体攻击胃体腺体有关。需使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配合维生素B12预防恶性贫血。
急性期选择米粥、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持续发热或呕血需立即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