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可以洗脸,但需注意清洁方式和产品选择。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红斑、油腻性鳞屑伴瘙痒。洗脸时建议使用温水而非热水,水温过高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炎症。清洁产品应选择不含皂基、酒精及香精的温和医用洁面乳,如含神经酰胺或甘草酸二铵成分的洁面产品,可帮助修复皮脂膜。洗脸频率控制在每日1-2次,过度清洁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洗后需立即使用具有保湿修护功能的医学护肤品,优先选择含透明质酸、角鲨烷等成分的乳液或霜剂。
若皮损处出现明显渗出、结痂或继发感染,应暂停使用普通洁面产品,改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敷料轻柔清洁。避免使用磨砂膏、洁面仪等物理去角质工具,这类操作可能诱发同形反应。合并真菌感染时需配合使用酮康唑洗剂等抗真菌成分的医用清洁产品,但须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避免用手频繁触摸患处。症状持续加重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