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敷贴、气功导引等方法。房颤可能与气血不足、痰瘀阻络、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因素有关。
1、中药调理根据证型选用复方制剂,如气血两虚可用炙甘草汤加减,痰瘀互结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常见中成药包括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心可舒片等。
2、针灸疗法选取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律。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减少房颤发作频率,但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3、穴位敷贴将活血化瘀类药物制成贴剂敷于心俞、厥阴俞等背部穴位,通过透皮吸收发挥药效。此法适用于长期调理,但皮肤过敏者慎用。
4、气功导引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通过调节呼吸和肢体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建议在专业指导下练习,避免过度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中医治疗需配合现代医学监测,发作频繁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及时心血管科就诊,中西医疗法可协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