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结肠管状腺瘤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术、外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监测等方式去除。具体方法选择与腺瘤大小、病理分级、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
1、内镜下切除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良性腺瘤,常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后需送病理检查确认切缘阴性。
2、外科手术针对直径超过2厘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疑似癌变者,可能需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术后需定期肠镜复查。
3、药物辅助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等环氧合酶抑制剂减少复发风险,配合叶酸制剂调节肠黏膜修复,但不可替代手术治疗。
4、随访监测术后每1-3年需进行结肠镜复查,同时改善高纤维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及戒烟酒等危险因素。
发现乙结肠息肉应及时就医评估,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随访,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