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患者日常需注意规律饮食、监测血糖和随身携带糖类食品。
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异常、饮食不规律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和出汗等症状。日常饮食应定时定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避免空腹饮酒或长时间不进食。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葡萄糖片等快速升糖食品,运动前需适当加餐。使用降糖药物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用药后延迟进食。建议选择有同伴陪同的适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避免剧烈运动或空腹运动。家中可备血糖仪定期监测,记录血糖波动情况供医生参考。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休息10-15分钟后复测血糖,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长时间低血糖可能导致脑功能损伤、心脏异常及多器官衰竭。
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持续较长时间的低血糖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损害。脑组织对葡萄糖需求量大且无法储存,低血糖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和不可逆的脑损伤。心脏作为高耗能器官,低血糖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长期反复低血糖还会损害肾脏、肝脏等器官功能,导致代谢紊乱和器官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加重糖尿病病情。
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过量、进食不足或运动过度等情况,也可见于胰岛素瘤、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建议定期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应急食品,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