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的人也可能得糖尿病,但概率相对较低。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与体重关系更密切,但1型糖尿病和部分特殊类型糖尿病与体重无关。
2型糖尿病通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超重或肥胖人群发病率较高,但瘦的人若存在内脏脂肪堆积、肌肉量不足等隐形肥胖问题,也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均可诱发糖尿病,与体型无绝对关联。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与体重无关,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如单基因糖尿病、胰腺炎继发糖尿病等,也可能发生在体重正常或偏瘦人群中。
体型偏瘦但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者,或出现多饮多尿、体重骤降、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妊娠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特殊人群,即使体型偏瘦也需定期筛查糖尿病。部分消瘦型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随脂代谢异常,表现为腰围超标但四肢纤细,这类隐形肥胖更需警惕。
保持规律运动、控制精制碳水摄入、避免长期精神压力等措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体型偏瘦者若确诊糖尿病,需遵医嘱进行个性化治疗,不可因体重正常忽视血糖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早期发现异常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