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患者可以适量吃山药、红枣、牛肉、糯米、莲子等食物,有助于补气健脾。气虚多与脾胃虚弱、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等症状。
一、食物1、山药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改善脾胃消化功能,适合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将山药与大米煮粥,或蒸熟后直接食用。
2、红枣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红枣富含环磷酸腺苷和铁元素,对气血两虚导致的头晕心悸有改善作用。建议每日食用5-10枚,可搭配小米煮粥或与当归同炖。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摄入量。
3、牛肉牛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血红素铁,能补脾胃、益气血。牛肉中的肌氨酸和维生素B6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气虚型疲劳。推荐选择瘦牛肉炖汤或清蒸,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为宜。
4、糯米糯米具有温补脾胃的作用,其支链淀粉含量高,能缓慢释放能量。适合制作八宝粥、糯米鸡等膳食,对气虚引起的虚汗、腹泻有调理效果。消化不良者应控制食用量,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5、莲子莲子归心脾肾经,能补脾止泻、养心安神。莲子含棉子糖等成分,可改善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建议去芯后与银耳、百合同炖,或加入粳米煮粥。大便燥结者不宜过量食用。
二、药物1、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组成,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气虚,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时停用。
2、生脉饮口服液生脉饮含人参、麦冬等成分,能益气复脉,改善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藜芦同服。
3、黄芪精口服液黄芪精主要成分为黄芪提取物,具有补气固表功效,对表虚自汗效果显著。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阴虚火旺者慎用。
4、四君子颗粒四君子颗粒含人参、茯苓等,主治脾胃气虚证。服药期间应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
5、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能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气虚腹泻。服药时忌茶,便溏症状缓解后应减量停用。
气虚患者除饮食调理外,应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锻炼。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午间可适当小憩。长期气虚或伴随严重症状者,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可按摩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忌食生冷寒凉食物,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气机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