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严重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流感可能由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等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流感患者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体温反复升高或无法通过常规退热药物控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存在并发症风险。伴随呼吸急促、胸闷或血氧饱和度下降时,需警惕病毒性肺炎等严重呼吸道感染。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与脑炎或脑膜炎相关。剧烈呕吐腹泻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易发生。原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流感症状加重可能诱发原有疾病恶化。
婴幼儿出现拒食、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或发热伴随皮疹需特别关注。孕妇出现胎动减少、宫缩等产科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即使轻微症状也可能快速进展为重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肌炎表现如心悸、血压下降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少数病例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情况。
流感季节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保证充足休息,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摄入。确诊流感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等抗病毒药物,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定期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