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前者属于恶性肿瘤,后者为良性病变,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
1. 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细胞恶性增殖,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肥胖等因素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多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相关。
2. 典型症状: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异常排液;子宫内膜异位症则以进行性痛经、不孕、性交痛为特征,部分患者出现周期性便血或尿血。
3. 检查方法:子宫内膜癌需通过诊刮病理确诊,配合影像学评估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依靠腹腔镜检查,CA125可能轻度升高但无特异性。
4. 治疗原则:子宫内膜癌需手术联合放化疗,早期患者预后较好;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采用药物抑制雌激素或保守性手术,重症者需切除病灶。
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顽固性痛经应及时就诊妇科,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