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一般不建议多吃,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营养,但过量可能引发健康风险。腐乳含有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但钠含量较高,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高血压、水肿等风险。
腐乳由大豆发酵制成,发酵过程中产生益生菌和活性肽,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其蛋白质分解为更易吸收的氨基酸,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少量食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腐乳还含有少量维生素B12,对素食者有一定意义。但每100克腐乳钠含量可超过3000毫克,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1.5倍。短期过量食用可能导致口渴、血压波动,长期则增加心血管负担。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腹胀或过敏反应,与发酵产生的生物胺有关。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克。普通健康人群建议食用量在15-30克/次,每周不超过3次。购买时应选择低盐产品,避免添加防腐剂的劣质腐乳。开封后需冷藏并尽快食用,避免杂菌污染。食用时可搭配新鲜蔬菜水果,利用其中钾离子中和钠的负面影响。若出现头晕、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