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泡脚需注意水温控制、时间限制、皮肤检查及药物干预,主要风险包括烫伤感染、血糖波动、神经病变加重及血管损伤。
1. 水温控制水温应保持在37-40摄氏度,避免超过40摄氏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温度感知迟钝,容易引发烫伤。建议使用温度计测量,或由家属协助调试。
2. 时间限制单次泡脚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长时间浸泡可能使皮肤角质层软化,增加真菌感染风险。合并下肢动脉硬化者可能因血流加速导致组织缺氧。
3. 皮肤检查泡脚前需检查足部有无破损、溃疡或趾间糜烂。存在开放性伤口时应禁止泡脚,避免继发感染。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微小破损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足。
4. 药物干预合并足癣者可遵医嘱添加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溶液,出现皮肤皲裂可短期使用尿素软膏。禁止自行添加中药成分,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建议选择浅底泡脚盆,结束后用纯棉毛巾擦干趾缝。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出现足部红肿热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