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病灶是肺部组织因慢性炎症或损伤后异常修复形成的瘢痕样病变,常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尘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等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弹性下降和气体交换障碍。
1、病因机制长期吸入粉尘或化学物质可导致肺泡上皮反复损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胶原沉积。常见于煤矿工人、石棉接触者等职业暴露人群。
2、病理特征病灶区可见肺泡结构破坏、间质增厚及蜂巢样改变,影像学表现为网格状阴影或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检测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
3、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活动后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伴干咳、杵状指。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晚期出现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
4、干预措施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可延缓进展,氧疗改善低氧症状。终末期患者需评估肺移植指征,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肺功能。
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肺功能变化,高蛋白饮食结合呼吸操可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