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通过阴道置入宫腔镜器械切除肌瘤的微创方式,手术过程主要包括麻醉准备、宫腔镜置入、肌瘤定位与切除、止血处理、术后观察五个步骤。
1、麻醉准备:
手术通常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麻醉生效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麻醉医生会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术前需禁食6-8小时,排空膀胱。
2、宫腔镜置入:
医生会先扩张宫颈管,将直径约5-10毫米的宫腔镜经阴道置入宫腔。通过镜体前端的光源和摄像系统,可将子宫内部图像放大显示在监视器上,同时注入膨宫介质保持术野清晰。
3、肌瘤定位与切除:
在宫腔镜直视下识别肌瘤位置,使用电切环或激光设备逐层切除肌瘤组织。对于黏膜下肌瘤,可直接切除突出宫腔的部分;肌壁间肌瘤需先切开包膜再分块取出。切除过程中会同步进行负压吸引清除组织碎片。
4、止血处理:
切除完成后采用电凝止血或局部注射止血药物,必要时放置球囊压迫止血。宫腔镜会再次全面检查宫腔,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及残留组织,同时评估子宫内膜状态。
5、术后观察:
术后需在复苏室监测2-4小时,观察阴道出血量和生命体征。多数患者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质,24小时内需有人陪护。医生会根据肌瘤大小和手术情况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安排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温水清洗外阴;1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如鱼肉、蛋类、豆制品,搭配新鲜蔬果促进恢复。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需复查宫腔镜评估内膜修复情况,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复发。
宫腔镜粘连手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观察出血情况、按时复查及合理用药。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外阴清洁、调整饮食结构、监测体温变化、禁止性生活及定期随访。
1、预防感染:
术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术后两周内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引起污水倒流的活动。如出现分泌物异味、外阴瘙痒或持续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可能。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2、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一个月内应避免跑步、跳跃等腹部用力动作,提重物不超过3公斤。日常活动以缓慢行走为主,久坐时需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瑜伽等轻柔运动需在术后6周经医生评估后逐步恢复,防止创面撕裂导致再次粘连。
3、观察出血情况:
术后1-3天可能出现淡红色阴道分泌物,需记录每日出血量及颜色变化。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出现鲜红色血块或持续出血超过10天,应立即返院检查。卫生巾应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使用内置式卫生棉条。
4、按时复查:
术后7-10天需进行首次超声复查评估宫腔恢复情况,3个月内需完成3次随访。复查内容包括宫腔形态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及激素水平检测。如发现月经量明显减少或闭经,需提前复查排除复粘可能。
5、合理用药:
雌激素类药物需按周期规范服用以促进内膜修复,常用补佳乐、芬吗通等。疼痛管理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类止痛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中药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服用活血化瘀类药材。
术后饮食应保证每日60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类、蛋类及豆制品。维生素补充以深色蔬菜和新鲜水果为主,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三个月内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及含酒精饮品。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术后6周起每日散步30分钟有助于预防粘连复发。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内膜修复至关重要,如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寻求专业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