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可能由睑内翻、眼部炎症、眼睑外伤、先天性异常、眼部手术等因素引起。倒睫是指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角膜和结膜,导致眼部不适、流泪、畏光等症状。
1、睑内翻睑内翻是倒睫最常见的原因,眼睑边缘向内翻转,导致睫毛摩擦角膜。睑内翻可分为先天性、痉挛性和瘢痕性三种类型。先天性睑内翻多见于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能自行缓解。痉挛性睑内翻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眼轮匝肌痉挛导致。瘢痕性睑内翻多由沙眼、烧伤等引起,需手术矫正。
2、眼部炎症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等眼部炎症可导致睫毛毛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改变睫毛生长方向。长期炎症刺激还可能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加重倒睫症状。这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炎症,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控制感染。
3、眼睑外伤眼睑撕裂伤、烧伤等外伤愈合后可能形成瘢痕,牵拉眼睑变形导致倒睫。化学烧伤尤其容易造成睑缘瘢痕性改变。外伤后应尽早处理伤口,减少瘢痕形成。已形成的瘢痕性倒睫通常需要手术矫正。
4、先天性异常部分新生儿存在先天性睑内翻或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眼睑成形异常有关。大多数婴幼儿的轻度倒睫会随面部发育自行改善。严重者需在3-4岁后考虑手术治疗,避免长期刺激影响视力发育。
5、眼部手术眼睑手术如重睑术、眼睑整形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倒睫。手术创伤引起的组织水肿或瘢痕形成都可能改变睫毛生长方向。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倒睫症状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修复手术。
倒睫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外出可佩戴防护眼镜。轻度倒睫可定期拔除异常睫毛,但长期反复拔除可能导致睫毛变粗。症状明显或反复发作者建议及时就医,根据病因选择电解毛囊、冷冻治疗或手术矫正。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眼部化妆品刺激,保持睑缘清洁,适当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不适。儿童倒睫需定期复查视力,防止角膜损伤影响视觉发育。
倒睫手术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疤痕,手术切口通常选择在隐蔽部位且采用精细缝合技术。倒睫矫正术主要包括睑缘切开术、睑板楔形切除术等方法,术后护理对疤痕形成有重要影响。
倒睫手术的疤痕情况与手术方式直接相关。睑缘切开术通过在睫毛根部做微小切口调整睫毛方向,切口愈合后多呈线性淡痕,数月后基本不可见。睑板楔形切除术需切除部分睑板组织,切口稍大但位于睑结膜面,外观无可见疤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切口发红或轻微硬结,通常3-6个月逐渐软化消退。
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异常疤痕。瘢痕体质患者术后可能形成增生性疤痕或瘢痕疙瘩,表现为切口处隆起、发红瘙痒。术后感染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形成明显疤痕。儿童患者因皮肤修复能力强,疤痕通常较成人更不明显。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因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疤痕消退时间可能延长。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揉眼或外力撞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拆线前避免沾水,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术后1个月避免化眼妆或佩戴隐形眼镜,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如发现切口红肿渗液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