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引起肾炎通常可以治愈,但需及时进行规范治疗。
牙周炎与肾炎之间存在关联,牙周炎的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肾脏,导致肾炎。牙周炎引起的肾炎多为继发性肾炎,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控制感染后,多数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治疗需同时针对牙周炎和肾炎,牙周炎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专业口腔治疗,肾炎则需根据具体类型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牙周炎控制后,肾炎症状通常会逐渐缓解。
若牙周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肾炎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此类患者除需积极治疗牙周炎外,还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肾脏专科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因个体差异或合并其他疾病,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
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出现牙龈出血、肿胀等症状及时就医。肾炎患者需限制高盐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侵袭性牙周炎可能与遗传因素、牙菌斑堆积、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进展迅速的牙周组织破坏性疾病,遗传易感性是重要诱因,部分患者存在特定基因变异导致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长期牙菌斑生物膜堆积会刺激牙龈产生炎症反应,若未及时清除可形成牙周袋并破坏牙槽骨。免疫系统异常如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过度分泌,会加速牙周组织降解。该病常表现为牙龈自发性出血、牙齿松动移位、深牙周袋形成等症状。
治疗可选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灌注抑制细菌,配合甲硝唑口颊片控制厌氧菌感染,重度者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日常应使用牙线及间隙刷彻底清洁牙缝,每三个月进行专业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