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首选药物包括甲基多巴、拉贝洛尔和硝苯地平。这些药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对胎儿安全性较高,需在医生严格监测下使用。
1、甲基多巴:
甲基多巴是妊娠期高血压的一线用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该药物对胎盘血流影响小,长期使用安全性数据充分,可能引起嗜睡或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2、拉贝洛尔:
拉贝洛尔作为α、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不减少子宫胎盘血流。该药物起效快,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急症处理,可能引发胎儿心率减慢,需通过胎心监护评估用药安全性。
3、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扩张外周血管,控释剂型适用于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管理。该药物可能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与硫酸镁联用时需警惕低血压风险,服药期间应避免葡萄柚汁。
4、用药原则:
妊娠期降压治疗需平衡母婴安全,优先选择经胎盘透过率低的药物。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1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85-90毫米汞柱,避免血压骤降影响胎盘灌注。联合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5、禁忌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绝对禁忌,可能造成胎儿畸形或死亡。利尿剂可能减少血容量影响胎盘灌注,仅在特定情况下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干扰降压效果。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质。建议采用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日监测血压和胎动。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上腹痛等子痫前期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引起的多饮、多尿、体重异常变化、反复感染、视物模糊等症状。妊娠期糖尿病的典型反应主要有血糖波动、尿糖阳性、酮症倾向、胎儿发育异常、皮肤瘙痒等。
1、血糖波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出现餐前心悸、出汗等低血糖反应,或餐后嗜睡、乏力等高血糖表现。血糖监测显示空腹血糖超过5.1mmol/L或餐后1小时血糖超过10.0mmol/L需警惕。这种情况与胎盘分泌的激素拮抗胰岛素作用有关,建议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调节。
2、尿糖阳性孕妇尿常规检查持续出现尿糖阳性提示肾糖阈降低,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当血糖超过8.9-10mmol/L时,超出肾脏重吸收能力会出现尿糖。需注意与妊娠期生理性尿糖鉴别,后者多为一过性且血糖正常。
3、酮症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酮症倾向,尿酮体检测呈阳性。这与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加速有关,严重时可发展为酮症酸中毒。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影响胎儿脑发育。
4、胎儿发育异常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胎儿腹围增长过快、羊水过多等异常,与母体高血糖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有关。未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需加强产前监测。
5、皮肤瘙痒部分孕妇出现顽固性皮肤瘙痒,尤其夜间加重,可能与高血糖导致皮肤干燥或胆汁淤积有关。需排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抓挠引发感染。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饮食作息,每日分5-6餐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等,避免精制糖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定期产检监测血糖和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预防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