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连接部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输尿管狭窄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结石嵌顿、炎症粘连、手术损伤、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是输尿管最上端的生理性狭窄段,此处管腔直径约2-3毫米。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儿童常见病因,多因管壁平滑肌发育异常或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成人可能因结石长期刺激引发炎性狭窄,表现为腰部胀痛、肾积水。轻度狭窄可采用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重度需行肾盂成形术。
2、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在骨盆入口处跨越髂血管时形成第二个狭窄点,此处受血管搏动机械压迫易发生粘连。妇科手术或盆腔放疗后易形成瘢痕性狭窄,常伴输尿管迂曲。患者可能出现患侧下腹痛及尿路感染症状。治疗可选择球囊扩张术,合并严重纤维化时需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3、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输尿管末端穿膀胱壁段长约1.5厘米,是第三个自然狭窄部位。膀胱肿瘤浸润或前列腺增生压迫是常见获得性病因,结核性膀胱挛缩也可导致该处狭窄。典型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及血尿。内镜下输尿管口切开术效果良好,合并膀胱病变时需同期处理原发病。
4、结石嵌顿性狭窄输尿管结石长期滞留可刺激黏膜增生肥厚,形成继发性狭窄。磷酸铵镁结石易诱发感染性狭窄,表现为反复发热及脓尿。除取出结石外,需行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术后留置双J管可降低复发概率,同时需纠正代谢异常等病因。
5、医源性损伤盆腔手术误伤输尿管或输尿管镜操作过度可造成创伤性狭窄。妇科手术所致狭窄多位于输尿管下段,表现为术后无痛性肾积水。早期发现可通过输尿管支架引流恢复,陈旧性狭窄需采用回肠代输尿管等重建手术。
输尿管狭窄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等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肾功能。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更换输尿管支架,观察尿量及尿液性状变化,出现发热或腰痛加重应及时就医。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再狭窄并及时干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能与耳石脱落、内耳供血不足、头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内耳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引起的短暂性眩晕,通常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化时出现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伴有恶心或呕吐。耳石脱落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与骨质疏松或内耳老化有关。内耳供血不足会导致前庭器官功能异常,诱发眩晕发作。头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耳石结构或影响内耳微循环,导致耳石异常移动。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保持固定头位或缺乏运动而增加发病概率。
发作期应避免快速转头或突然改变体位,眩晕缓解后可尝试耳石复位训练,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度进行平衡训练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