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消毒可选用碘伏、酒精、双氧水、苯扎氯铵溶液、氯己定溶液等。皮肤破损后及时消毒有助于预防感染,需根据伤口类型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消毒剂。
1、碘伏碘伏是含碘复合物消毒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其刺激性较小,适合浅表擦伤、切割伤等开放性伤口消毒。使用时可直接涂抹于伤口及周围皮肤,形成保护膜持续杀菌。碘伏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等反应,需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
2、酒精75%医用酒精通过蛋白质变性发挥消毒作用,适用于完整皮肤表面消毒或器械清洁。酒精挥发快但刺激性较强,接触破损伤口可能引发疼痛并延缓愈合。不推荐用于黏膜、大面积创面及儿童皮肤消毒。
3、双氧水3%过氧化氢溶液通过氧化作用清洁伤口,尤其适合污染较重的创伤初期处理。其产生的气泡可带走部分污染物,但频繁使用可能损伤新生组织。建议仅用于首次清创,后续换药改用其他消毒剂。
4、苯扎氯铵溶液苯扎氯铵属于季铵盐类消毒剂,对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显著。其无刺激性气味且毒性低,适合婴幼儿皮肤消毒及黏膜冲洗。需注意该消毒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杀灭效果有限,深部感染伤口需配合其他处理。
5、氯己定溶液氯己定具有持久抗菌活性,常用于手术前皮肤准备和慢性溃疡护理。其抗菌谱广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但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使用前需确认无过敏史,避免与肥皂等阴离子物质同时使用。
外伤消毒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碰水或抓挠。浅表伤口可暴露促进结痂,深度创伤需用无菌敷料覆盖。观察伤口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出现发热或化脓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定期换药直至完全愈合。
牙外伤根断通常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断裂程度选择修复或拔除治疗。
牙外伤根断可能与外力撞击、牙齿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轻微根断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保留患牙,断裂面位于根尖三分之一时可尝试根管治疗后桩核冠修复。中重度根断若累及根中或根上三分之一,多数需拔除患牙后行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治疗前需拍摄牙科锥形束CT明确断裂位置,避免盲目保留导致感染扩散。
日常应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定期复查牙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