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消化性溃疡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并发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乏力等症状。胃溃疡出血多位于胃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位于球部后壁。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表现。治疗上需禁食、补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2、穿孔穿孔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前壁溃疡,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需立即禁食、胃肠减压,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急诊行穿孔修补术。
3、幽门梗阻幽门梗阻多由十二指肠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起,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呕吐隔夜宿食、消瘦等。体格检查可见胃型及蠕动波。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严重者需行胃空肠吻合术解除梗阻。
4、癌变胃溃疡有1%-3%的概率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溃疡极少癌变。长期不愈的胃溃疡患者需定期胃镜检查并活检,发现癌变应及时行根治性手术。癌变后可表现为腹痛性质改变、消瘦、贫血等症状。
消化性溃疡患者平时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定期复查胃镜,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完成根除治疗,避免病情反复。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尿毒症则是糖尿病肾病进展到晚期的严重表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肾脏的表现,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最终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肾功能持续恶化,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发展为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发展为尿毒症。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对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生尿毒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日常需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一旦出现尿量改变、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