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很久都不干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长期月经不净需排查器质性疾病与激素水平异常,必要时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1、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会导致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衡,引起子宫内膜脱落不全。表现为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经量时多时少。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常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
2、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干扰子宫收缩止血功能。患者常伴有经量增多、血块排出,经期可持续2周以上。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位置大小,直径超过5厘米或引发贫血时需手术切除。
3、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组织会阻碍子宫内膜完整脱落,导致经期淋漓不尽。多数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至10-15天,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无症状小息肉可观察,反复出血需行宫腔镜电切术。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血液病会减弱凝血机制,表现为经期超过7天且出血不易停止。需进行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等检查,确诊后需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治疗原发病。
5、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萎缩不全时孕激素下降缓慢,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常见于流产或分娩后,经期可达10-12天且经血颜色暗红。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缩短,需补充黄体酮改善症状。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情况,包括出血天数、经量变化及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适量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若连续两个周期经期超过10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应及时就诊妇科完善超声及激素检查。40岁以上女性突然出现经期延长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
尿痛尿不净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尿道狭窄等原因有关。尿痛尿不净通常表现为排尿时疼痛、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尿痛尿不净的常见原因,细菌侵入尿道、膀胱等部位可引起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下腹不适等。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日常应多饮水、避免憋尿,保持会阴清洁。
2、前列腺炎男性患者出现尿痛尿不净可能与前列腺炎有关,炎症刺激可导致排尿异常。常伴随会阴部胀痛、夜尿增多等症状。治疗可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前列舒通胶囊等药物配合温水坐浴。避免久坐、饮酒及辛辣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3、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引发尿痛及排尿不畅。结石嵌顿还可导致尿流中断、血尿等症状。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颗粒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日常需控制高草酸饮食摄入。
4、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可引起尿急、尿频伴排尿不尽感,但通常无明确感染证据。治疗可选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盆底肌训练、定时排尿等行为疗法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5、尿道狭窄尿道瘢痕性狭窄会导致尿流变细、排尿费力及尿后滴沥,多由外伤或慢性炎症引起。轻度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重建尿道。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感染和狭窄复发。
出现尿痛尿不净症状时,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日饮水量、排尿次数及尿量等信息。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穿着透气棉质内裤。若症状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