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产妇进入手术室需携带身份证件、产检资料、待产包基础物品、个人清洁用品及必要医疗用品。
1、身份证件:
产妇需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办理入院手续,同时需准备生育保险相关材料。证件应提前复印备份,原件与复印件分开放置。若为紧急剖腹产,家属需后续补交证件材料。
2、产检资料:
包括孕期所有检查报告、B超单、血型报告、传染病筛查结果等医疗档案。这些资料能帮助手术团队快速了解产妇健康状况,特别需注意携带近期胎心监护记录与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这对麻醉方式选择至关重要。
3、待产包物品:
需准备计量型卫生巾、产褥垫各3-5片,婴儿纸尿裤2片,胎帽1个。手术室温度较低,可备1双棉袜保暖。所有物品需用透明密封袋分装,禁止携带金属饰品、化妆品等无关物品。
4、清洁用品:
含抗菌洗手液、一次性马桶垫、湿巾等消毒用品。术前需进行皮肤清洁准备,建议携带无香型沐浴露。长发者应备皮筋将头发扎成低马尾,避免使用发夹等金属物品。
5、医疗用品:
根据医院要求准备弹力袜预防静脉血栓,部分医院需自备腹带。若产妇有特殊用药,需经麻醉医师确认后带入。近视者可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需提前取出。
术后恢复期建议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如鲫鱼汤、蒸蛋羹等分6-8次少量进食,24小时后逐步过渡到软烂面条、蔬菜粥等半流质。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每2小时翻身一次促进肠蠕动。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哺乳时用哺乳枕减轻腹部压力,出院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子宫恢复情况。
产妇背疼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哺乳姿势不当、缺钙、腰肌劳损、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姿势、补钙、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妊娠期生理变化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韧带松弛,增大的子宫改变身体重心,增加腰椎负担。分娩后骨盆韧带尚未完全恢复,可能持续引起背部牵拉痛。建议使用骨盆矫正带,避免提重物,进行产后康复训练帮助恢复。
2、哺乳姿势不当长时间维持弯腰驼背的哺乳姿势,可能导致胸椎后凸加重、竖脊肌持续紧张。哺乳时应使用哺乳枕支撑,保持脊柱中立位,每隔半小时更换姿势。出现肌肉酸痛时可热敷,进行肩背部拉伸运动。
3、缺钙哺乳期钙需求量增加,若膳食摄入不足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引发骨质疏松性疼痛。建议每日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剂,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
4、腰肌劳损产后抱婴、家务劳动等可能造成腰背肌群慢性损伤,表现为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的钝痛。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疼痛部位可外敷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配合推拿、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日常应加强核心肌群锻炼。
5、盆腔炎产褥感染或恶露排出不畅可能引发盆腔炎症,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多伴有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就医进行血常规、B超检查,确诊后可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形成脓肿时需手术引流。
产妇应保持每日适量活动,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哺乳期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毫克。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下肢麻木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椎间盘突出、肾盂肾炎等疾病。产后康复期间可进行游泳、普拉提等低强度运动,逐步恢复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