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疼痛通常发生在左下腹或下腹部,可能伴随腹胀、腹泻等症状。结肠炎是结肠黏膜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有溃疡性结肠炎、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类型。
1、左下腹痛溃疡性结肠炎多表现为持续性左下腹隐痛或绞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炎症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肠黏膜充血水肿形成浅表溃疡。典型症状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疾病活动期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重症需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2、下腹部痛克罗恩病等全结肠炎可出现下腹部弥漫性疼痛,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病变可能累及结肠全层,形成穿透性溃疡和肉芽肿。常见腹泻、体重下降、肛周病变等表现。肠镜检查可见跳跃性病变和铺路石样改变。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布地奈德、英夫利西单抗等药物,合并狭窄或穿孔时需手术干预。
3、脐周痛感染性结肠炎早期可能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常见于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肠病。病原体侵袭肠黏膜导致渗出性炎症,伴随发热、里急后重感。粪便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或寄生虫卵。轻症可自愈,严重感染需用诺氟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全腹痛缺血性结肠炎突发全腹剧烈疼痛,多见于肠系膜动脉硬化患者。肠壁缺血坏死可导致血便和腹膜刺激征,腹部CT可见肠壁增厚和积气。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生肠坏死者需切除坏死肠段。放射性结肠炎也可出现全腹不适,有盆腔放疗史是重要诊断依据。
5、转移性痛过敏性结肠炎疼痛部位不固定,可能从脐周转移至下腹。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腹痛与排便习惯改变,但无器质性病变。精神因素和食物过敏是常见诱因,肠镜检查黏膜正常。治疗以调节肠道菌群为主,可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结肠炎患者需保持低渣饮食,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缓解期逐步增加蒸蛋、嫩豆腐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生冷、高脂饮食,戒烟限酒。注意腹部保暖,每日热水袋热敷腹部有助于缓解肠痉挛。记录排便情况和疼痛变化,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出现持续血便、高热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
胎盘早期剥离根据剥离面积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度。
胎盘早期剥离是指妊娠20周后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一度剥离面积通常小于三分之一,孕妇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或无腹痛,阴道出血量较少,胎心监护正常。二度剥离面积在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孕妇腹痛明显,阴道出血量增多,可能出现子宫张力增高,胎心监护可能出现异常。三度剥离面积超过三分之二,孕妇腹痛剧烈,阴道出血量多,子宫呈板状硬,胎心监护明显异常,甚至出现胎儿窘迫或死亡。
孕妇应定期产检,出现腹痛或阴道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