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在规范使用下对人体通常是无害的,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肌酸是人体自然合成的物质,也常见于运动补剂中,主要用于提升运动表现和肌肉恢复。
肌酸在适量补充时能有效增加肌肉磷酸肌酸储备,帮助高强度运动后快速恢复能量,改善爆发力和耐力。常见补充剂量为每日3-5克,这一范围内多数人不会出现明显不适。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胃肠轻微不适或水分潴留,通常通过调整剂量或分次服用可缓解。肌酸代谢需依赖肾脏,但现有研究表明规范用量不会对健康肾功能造成损害。
长期超量服用肌酸可能导致肾脏代谢负担加重,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肌肉痉挛。存在基础肾病或代谢疾病者应避免自行补充。部分人群对肌酸敏感可能出现头痛或消化系统症状,此时需停止使用。未满18岁青少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缺乏足够安全性数据,不建议随意使用。
使用肌酸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以促进代谢,避免与咖啡因或利尿剂同服。建议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制定补充方案,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运动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可提升肌酸吸收效率。若出现持续肌肉疼痛或尿量异常减少,应立即停用并就医评估。
人体体温37.2摄氏度属于正常范围。正常体温通常为36-37.3摄氏度,但会因测量方式、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略有波动。
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测量部位不同结果可能不同。口腔测量正常值为36.3-37.2摄氏度,腋下测量正常值为36-37摄氏度,直肠测量正常值为36.5-37.5摄氏度。下午体温可能比早晨高0.2-0.5摄氏度,剧烈运动、进食、情绪激动后也可能暂时升高。女性排卵期体温可能上升0.3-0.6摄氏度。婴幼儿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常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体温可能偏低。部分人群基础体温长期偏高或偏低,但无其他不适症状时通常无需干预。
若体温持续超过37.3摄氏度或伴随头痛、乏力、咳嗽等症状,可能与感染、炎症、内分泌疾病等有关。长期低热需排查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时应保持5-10分钟,电子体温计需等待提示音结束。测量前避免饮热水、剧烈运动或冷热刺激。体温异常时应多次测量确认,必要时就医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
日常可通过适量饮水、保持环境通风、穿着透气衣物等方式调节体温。避免过度依赖退热药物处理轻微体温波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