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体温36.2度属于正常范围。人体正常体温通常为36-37度,36.2度处于正常体温的下限,但仍在正常范围内。
体温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量时间、测量部位、环境温度等。早晨体温通常较低,下午体温可能略高。腋下测量体温比口腔或直肠测量体温低0.3-0.5度。环境温度较低时,体温会略有下降。运动后或进食后体温可能暂时升高。情绪波动也可能导致体温轻微变化。女性月经周期中体温会有规律性波动。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体温在36.2度左右波动。
体温36.2度无须特殊处理,但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症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维持体温稳定。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体温调节。饮食均衡营养对维持正常体温也很重要。如出现持续低体温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查。
成年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血压测量受情绪、活动、测量时间等因素影响,建议在安静状态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收缩压反映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承受的压力,舒张压反映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的弹性回缩压力。测量时需保持坐姿放松5分钟后进行,避免吸烟、饮咖啡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需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可能提示高血压,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多次测量结果综合判断。血压正常高值范围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这类人群需加强生活方式干预。血压测量结果会随年龄增长略有升高,但老年人血压目标值仍建议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日常维持正常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