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腹腔脏器主要包括胃、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小肠、大肠、肾脏、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女性子宫及附件或男性前列腺等。这些器官共同参与消化、代谢、排泄和生殖等功能。
胃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负责储存和初步分解食物。肝脏位于右上腹,具有代谢、解毒和分泌胆汁等功能。胆囊附着于肝脏下方,储存和浓缩胆汁。胰腺兼具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分泌胰岛素和消化酶。脾脏位于左上腹,参与免疫和血液过滤。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负责水分吸收和粪便形成。肾脏位于腹膜后,过滤血液并形成尿液。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代谢和应激反应。输尿管连接肾脏与膀胱,输送尿液。膀胱储存尿液直至排出。女性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附件包括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前列腺分泌精液成分。
日常需注意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适量补充膳食纤维。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腹腔脏器健康。出现持续腹痛、消化不良、排尿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摄氏度,测量部位不同可能存在轻微差异。
体温是反映人体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腋窝、口腔、直肠或耳道测量。腋窝温度测量方便但易受环境影响,正常范围为36-37摄氏度。口腔温度比腋窝温度略高0.3-0.5摄氏度,正常范围为36.3-37.2摄氏度。直肠温度最接近核心体温,比口腔温度高0.3-0.5摄氏度,正常范围为36.5-37.7摄氏度。耳温与直肠温度相近,正常范围为36.5-37.7摄氏度。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正常体温可能比成人略高0.5摄氏度左右。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正常体温可能比成年人略低0.3摄氏度左右。女性在排卵期和妊娠期体温可能升高0.3-0.6摄氏度。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进食后,体温可能暂时性上升0.5-1摄氏度。环境温度过高或穿着过多衣物也可能导致体温轻微升高。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注意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衣物厚度,保持环境通风良好。测量体温前应静坐休息15-30分钟,避免在运动、进食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使用水银体温计时需将汞柱甩至35摄氏度以下,测量时间不少于5分钟。电子体温计需定期校准以保证准确性。如发现体温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