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通常指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但需结合个体基础血压和症状综合判断。
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是临床常用的低血压诊断标准,但并非绝对。部分健康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或运动员,基础血压可能长期处于偏低水平而无不适,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低血压。若血压骤降或伴随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即使数值未达标准也可能需要干预。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餐后低血压多见于老年人进食后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长期慢性低血压可能与营养不良、脱水、内分泌失调或心血管疾病有关,急性低血压常由大出血、严重感染或过敏反应导致。
日常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但高血压患者慎用。穿弹力袜有助于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少食多餐可减轻餐后低血压。若反复出现晕厥或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潜在病因。中重度症状需就医评估,必要时进行 tilt-table test 等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