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尿胆原、尿潜血、尿白细胞、尿亚硝酸盐、尿pH值、尿沉渣镜检等。尿常规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检查,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变化可辅助判断泌尿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情况。
1、尿比重尿比重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正常值为1.015-1.025。尿比重增高常见于脱水、糖尿病等,降低可能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有关。检查时需留取晨起中段尿,避免大量饮水后检测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蛋白健康人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定量检查24小时尿蛋白不超过150毫克。持续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可能与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疾病相关。剧烈运动、发热等生理情况也可导致暂时性蛋白尿。
3、尿糖正常尿液中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等情况。检测前需确认未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可能干扰试纸法检测结果。对于初次发现尿糖阳性者,建议进一步做血糖检测。
4、尿酮体酮体是脂肪代谢产物,健康人尿酮体阴性。阳性结果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剧烈运动后。孕妇出现尿酮体阳性需警惕妊娠剧吐可能。检测时应使用新鲜尿液标本,避免标本久置导致假阴性。
5、尿沉渣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为镜下血尿,白细胞超过5个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则多与肾脏疾病相关。
进行尿常规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避开月经期,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检查结果异常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查或进行尿培养、肾功能等进一步检测。日常应注意保持充足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