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槽牙上方的肉有疼痛感可能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牙周脓肿、龋齿或外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牙菌斑堆积引起。后槽牙区域清洁不彻底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牙龈边缘堆积,导致局部红肿、触痛。轻度牙龈炎可通过加强口腔卫生改善,如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若炎症持续,需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口腔粘贴片或西吡氯铵含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时,牙龈瓣与牙冠之间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滞留可引发冠周组织化脓性炎症。表现为后牙区牙龈肿痛,可能伴随张口受限。急性期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并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建议拔除阻生智齿。
3、牙周脓肿牙周袋内细菌感染可导致局限性化脓,形成突发的半球形肿胀伴剧烈跳痛。患牙可能出现松动,按压时有脓液溢出。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清除菌斑结石,必要时切开引流。医生可能开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奥硝唑片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4、龋齿深龋接近牙髓时,细菌毒素可能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引起邻近牙龈红肿压痛。冷热刺激可加重疼痛,需及时进行龋齿充填或根管治疗。治疗前可临时使用丁硼乳膏局部涂抹,或遵医嘱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
5、外伤硬物刺伤、刷牙力度过大或咀嚼硬物可能导致牙龈机械性损伤,表现为局限性触痛或淤血。轻微损伤通常3-5天自愈,期间避免刺激患处可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若创面较大或持续出血,需就医进行清创处理。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避免过冷过热或辛辣食物刺激患处,戒烟限酒以减少牙龈刺激。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扩散或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口腔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和口腔评估。
后槽牙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龈下刮治、根管治疗、拔牙后种植修复、调整咬合关系等方式治疗。后槽牙松动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龋齿、咬合创伤、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牙周夹板固定牙周夹板固定适用于中轻度松动的牙齿,通过将松动牙与邻牙连接形成整体,分散咬合力。该方法需配合牙周基础治疗,使用树脂或纤维带进行固定,能有效延长患牙使用寿命。治疗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定期复查夹板稳固性。
2、龈下刮治龈下刮治针对牙周炎导致的松动,清除牙根面菌斑和结石。使用Gracey刮治器深入龈下3-4毫米,消除牙周袋炎症。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需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重度牙周炎需联合翻瓣手术,该治疗需每3-6个月维护一次。
3、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适用于龋坏导致的牙髓感染,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配合次氯酸钠冲洗消毒。完成治疗后需全冠修复防止牙体折裂,常用二氧化锆全冠保护患牙。治疗成功率可达90%,但存在牙根纵裂风险需定期拍片复查。
4、种植修复种植修复针对无法保留的三度松动牙,拔牙后植入钛合金种植体。骨结合期需3-6个月,期间佩戴临时义齿。选择Straumann或Nobel种植系统,成功率超过95%。禁忌症包括严重糖尿病和吸烟患者,术后需严格口腔卫生维护。
5、咬合调整咬合调整通过调磨过高牙尖或制作颌垫,消除异常咬合力。使用咬合纸确定早接触点,选择性调磨0.2-0.3毫米。夜磨牙患者需佩戴硬质颌垫,常用Biocryl材料制作。该方法可预防牙齿进一步松动,但需定期复查咬合关系变化。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选择含氟牙膏强化牙釉质。每餐后使用牙线清理邻面,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避免用患牙啃咬硬物,吸烟者需戒烟降低牙周炎风险。出现牙龈出血或咬合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牙齿脱落。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