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能否自行恢复取决于类型和病因,生理性早搏可能在数小时至数日内自行缓解,病理性早搏通常需要医疗干预。
生理性早搏多由情绪紧张、疲劳、咖啡因摄入等可逆因素诱发,去除诱因后1-3天可逐渐消失。部分人群在充分休息、调整生活方式后,24小时内症状即可减轻。这类早搏常见于健康人群,心电图显示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不伴随结构性心脏病。
病理性早搏与心肌缺血、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通常无法自愈。如由急性心肌炎引起的频发室性早搏,未经治疗可能持续数周并加重。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早搏需纠正血钾、血镁水平后才能缓解。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搏往往长期存在,需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手术干预。
建议记录早搏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吸烟、饮酒及刺激性饮食。若早搏每日发作超过5次或出现心悸、晕厥,应及时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遵医嘱使用盐酸美西律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