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不一定要用铁丝,还可以选择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器等其他方式。牙齿矫正方式主要有金属托槽矫治器、陶瓷托槽矫治器、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器、自锁托槽矫治器等。
1、金属托槽矫治器金属托槽矫治器是传统的一种矫正方式,通过金属托槽和金属丝对牙齿施加力量,使牙齿逐渐移动到正确位置。金属托槽矫治器价格相对较低,矫正效果较好,但美观性较差,容易刮伤口腔黏膜。
2、陶瓷托槽矫治器陶瓷托槽矫治器与金属托槽矫治器原理相似,但托槽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颜色接近牙齿本色,美观性较好。陶瓷托槽矫治器价格高于金属托槽矫治器,但矫正效果相当,同样存在刮伤口腔黏膜的风险。
3、隐形矫治器隐形矫治器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通过一系列定制化的透明牙套对牙齿施加力量。隐形矫治器美观性好,可自行摘戴,便于口腔清洁,但价格较高,且对患者自律性要求较高,需按时佩戴足够时间。
4、舌侧矫治器舌侧矫治器将托槽安装在牙齿舌侧面,从外观上看不到矫正装置,美观性极佳。舌侧矫治器技术难度较高,价格昂贵,且可能影响舌体舒适度和发音,需要较长时间适应。
5、自锁托槽矫治器自锁托槽矫治器采用特殊设计的托槽,无需使用结扎丝固定弓丝,减少了与口腔黏膜的摩擦。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正效率较高,复诊间隔时间较长,但价格高于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
牙齿矫正期间需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避免食用过硬、过粘的食物。定期复诊检查矫正进度,如有托槽脱落或矫治器损坏应及时就医处理。矫正完成后需按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回位。
矫正牙齿一般需要复诊10-30次,具体次数与矫正方式、牙齿移动速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固定托槽矫正通常复诊频率较高,每4-6周需调整一次弓丝或更换橡皮圈,全程约需20-30次复诊。隐形矫治器复诊间隔相对较长,每8-12周领取新矫治器并检查佩戴效果,全程约需10-15次复诊。青少年因颌骨发育活跃,复诊间隔可能缩短至3-4周,而成人骨改建较慢,复诊间隔可适当延长。矫正初期需频繁调整咬合关系,中后期主要监测牙齿排列进度,复诊次数会逐渐减少。若出现托槽脱落、矫治器破损或牙齿移动异常等情况,可能需临时增加复诊。
矫正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复诊,避免因延误调整影响疗效。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托槽周围,避免啃咬硬物造成矫治器损坏。饮食上减少黏性食物摄入,防止托槽脱落。若矫治器佩戴不适或出现牙龈红肿,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