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摔倒后应立即停止移动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疗救援。脑出血患者摔倒可能由血压波动、肢体无力、平衡障碍等因素引起,需通过现场急救、病情评估、医疗干预等方式处理。
1、现场急救发现脑出血患者摔倒时,不可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加重出血风险。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若患者佩戴假牙或口腔有异物需及时清除,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记录摔倒时间和症状变化。
2、病情评估急救人员到达后需快速评估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有无新发肢体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必要时进行急诊头颅CT检查,明确是否出现新的出血灶或血肿扩大。
3、医疗干预对于确诊脑出血加重的患者,需根据出血量和部位选择治疗方式。小脑幕上出血量超过30毫升或小脑出血超过10毫升可考虑血肿清除术,常用术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同时需控制血压,可遵医嘱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
4、并发症预防摔倒后需重点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卧床期间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于吞咽困难患者需采用鼻饲喂养,可选用肠内营养乳剂提供营养支持。定期监测电解质和肝肾功能指标。
5、康复管理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由康复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肌力低于3级的患者先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和站立训练。存在认知障碍者可配合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言语障碍患者需进行发音器官运动训练和听理解训练。
脑出血患者日常需保持居住环境无障碍物,地面铺设防滑垫,浴室安装扶手。照料者应学习正确的扶抱技巧,避免患者突然体位改变。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香蕉、橙子等水果。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复查头颅CT和血压监测。若出现头痛加重、频繁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脑出血患者去世后通常不会出现持续流血现象。脑出血致死多因颅内压急剧升高或脑组织严重损伤,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凝固机制发挥作用。
脑出血患者临终前可能出现鼻腔、口腔等部位的渗血,这与颅内高压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有关。死亡后由于心脏停搏、血压消失,血管内血液迅速凝固,体表通常无新鲜血液渗出。部分患者因生前使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少量迟发性渗血,但不会呈现持续流动状态。
若发现逝者遗体存在异常出血,需考虑外伤性因素或死后体位改变导致的积血外溢。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死亡后早期搬运过程中,与脑出血本身无直接关联。遗体处理时应保持头部抬高体位,避免残留血液因重力作用从鼻腔口腔渗出。
家属发现异常出血情况时无须过度惊慌,及时联系殡仪服务机构进行专业处理即可。建议在医生确认死亡后6-8小时内完成遗体清洁与保存工作,这有助于维持遗体状态稳定。日常需注意脑出血高危人群的血压监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