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又吐又拉还发烧可通过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对症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消化不良、中暑等原因引起。
1、补液防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每10分钟喂5-10毫升补液盐,呕吐后暂停30分钟再继续。观察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征兆。
2、调整饮食:
暂停奶制品和高糖食物,改为米汤、稀粥等流质。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苹果泥、馒头等低纤维食物。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可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和捂汗,保持室温25℃左右。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4、药物对症治疗:
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止吐药掩盖病情。
5、就医评估: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通过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判断病原体类型,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患病期间保持居室通风,患儿餐具单独消毒。恢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记录呕吐次数和体温曲线。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清淡饮食1-2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日常注意手卫生和食物清洁,预防病从口入。
小孩又吐又拉肚子可能与胃肠炎、食物中毒、轮状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胃肠炎是儿童呕吐腹泻原因之一,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腹痛、食欲减退。食物中毒多因食用被污染食物导致,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水样便,可能伴有低热。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典型表现为频繁水样腹泻、喷射状呕吐,易引发脱水。这三种情况均可通过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辅助诊断。
建议家长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暂停油腻食物,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等流质。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