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半的孩子发烧惊厥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症状。高热惊厥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遗传因素、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意识丧失孩子可能突然失去对外界的反应,呼之不应,面色苍白或发绀。家长需立即让孩子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摇晃或强行按压肢体,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并及时就医。
2、四肢抽搐表现为四肢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可能伴随肌肉僵硬。家长需移除周围危险物品,不要试图用物品撬开牙齿。惊厥停止后可能出现短暂嗜睡,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3、双眼上翻眼球固定向上或向一侧偏斜,瞳孔可能扩大。这种情况多与体温骤升超过38.5℃有关。家长需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若反复发作需排除癫痫,可能需脑电图检查。
4、牙关紧闭下颌肌肉强直导致牙齿紧咬,可能咬伤舌头。家长无须强行撬开嘴巴,可在嘴角垫软布防止舌咬伤。惊厥缓解后建议检查口腔黏膜,必要时使用康复新液含漱预防感染。
5、口吐白沫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唾液分泌增多,混合气体形成泡沫。发作后需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侧卧位。若持续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急诊排除脑膜炎等疾病,可能需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
家长应定期测量体温,发热时及时采用退热贴、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措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补充适量水分。既往有惊厥史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预备退热药物,避免体温骤升。发作后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增强体质,按时接种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
热性惊厥病症状主要有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热性惊厥通常由感染引起发热时突发,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骤升等因素有关。
1、意识丧失患儿在发作时会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之不应。这种情况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嗜睡。意识丧失与大脑异常放电有关,家长需立即让患儿侧卧防止窒息,同时记录发作持续时间。
2、四肢抽搐表现为四肢不自主抽动或强直,可能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生。抽搐时肌肉僵硬或阵挛性抖动,可能伴随关节屈曲。发作时应保护患儿避免碰撞硬物,不要强行按压肢体。抽搐停止后需观察有无肢体活动障碍。
3、双眼上翻患儿眼球向上凝视或偏向一侧,眼睑可能快速眨动或持续睁开。这种症状反映大脑皮层异常电活动扩散至眼部运动中枢。发作时不要强行扳开眼皮或摇晃患儿,需清除周围危险物品。
4、牙关紧闭患儿下颌肌肉强直性收缩导致牙齿紧咬,可能发出磨牙声。此时切忌将手指或其他物品塞入患儿口中,可能造成误吸或牙齿损伤。发作结束后需检查口腔黏膜有无破损。
5、口吐白沫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唾液分泌增多且吞咽功能暂时丧失,导致口唇周围出现白色泡沫。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发作后可用软布轻柔擦拭。若泡沫带血需警惕舌咬伤可能。
家长发现热性惊厥发作时,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发作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平时应注意预防感染,发热时及时物理降温,避免体温骤升。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发热期间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