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精神病通常指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两者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1、核心症状差异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不足,可能伴有睡眠障碍或食欲改变,但患者通常保持现实检验能力。精神分裂症以思维紊乱、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为主,常伴随认知功能损害和社会功能退化,患者往往缺乏对疾病的洞察力。
2、发病机制区别抑郁症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相关,特别是5-羟色胺系统异常。精神分裂症主要涉及多巴胺通路失调,前额叶皮质功能异常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存在脑室扩大等结构性改变。
3、病程发展特点抑郁症多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社会功能可基本恢复。精神分裂症常呈慢性进行性发展,随着病程延长可能出现人格衰退,早期干预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4、诊断标准不同抑郁症诊断需满足心境低落等核心症状持续2周以上。精神分裂症诊断要求特征性症状存在1个月以上,并排除物质滥用或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
5、治疗方式差异抑郁症以抗抑郁药如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配合心理治疗为主。精神分裂症需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片、利培酮口服液,急性期可能需住院治疗,康复期需结合社会技能训练。
两类疾病都可能需要心理治疗辅助,但具体方法侧重不同。抑郁症患者适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负性思维,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采用支持性治疗和社会功能训练。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压力刺激,家属需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复发征兆。若出现自伤自杀倾向或伤人毁物行为,须立即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