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患者应挂皮肤科或足踝外科。鸡眼主要由长期摩擦或压迫引起,常见于足部骨骼突出部位,可能与穿鞋不当、足部畸形、行走姿势异常、角质层增厚、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因素有关。
1、皮肤科皮肤科是处理鸡眼的首选科室,医生会通过视诊和触诊确诊。典型鸡眼表现为局部圆锥形角质栓,中心半透明,周围皮肤增厚发黄。皮肤科治疗包括外用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或采用液氮冷冻、激光消融等物理疗法。若合并感染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
2、足踝外科足踝外科适用于反复发作或伴随骨骼畸形的患者。医生会评估是否存在拇外翻、扁平足等结构异常,可能建议矫形鞋垫或手术矫正。顽固性鸡眼可能需行角质栓切除术,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足踝外科同时会指导患者改善步态和减少局部压力。
鸡眼患者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尖头鞋。每天用温水泡脚软化角质,使用浮石轻柔去除死皮。可在易摩擦部位贴硅胶保护垫,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止继发感染。若自行处理两周无改善,或出现红肿化脓,须及时复诊。
鸡眼贴通常贴到鸡眼完全脱落、皮肤恢复平整即可停止使用。
鸡眼贴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通过软化角质层促使鸡眼脱落。使用过程中会观察到鸡眼逐渐变白、软化,周围健康皮肤可能出现轻微脱皮。当鸡眼中心硬核脱落,疼痛感消失,触摸患处无硬结且与周围皮肤平齐时,表明已经痊愈。此时应停止贴敷,避免过度腐蚀正常皮肤。若持续使用超过2周未见改善,或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反应,需及时就医。
恢复期间应减少患处摩擦,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