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中医内科

针灸一定要连续扎针才有效果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张明利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针灸后皮肤出现淤青是什么问题

针灸后皮肤出现淤青多数属于正常现象,通常由针刺操作、毛细血管脆弱、凝血功能异常、体位不当、局部热敷过早等因素引起。

1、针刺操作:

进针时可能触碰微小血管导致皮下出血,尤其新手医师操作或穴位处血管分布密集时更易发生。淤青一般3-5天自行消退,期间避免揉搓局部。

2、毛细血管脆弱:

部分人群毛细血管壁较薄,轻微刺激即可破裂。维生素C缺乏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风险更高,建议针灸前告知医师用药史。

3、凝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易出现广泛淤青,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等症状。需排查血液疾病,必要时完善凝血四项检查。

4、体位不当:

留针期间频繁移动身体会导致针体摩擦血管,特别是关节附近穴位。治疗时应保持放松姿势,起针后按压针孔2分钟。

5、局部热敷过早:

针灸后24小时内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出血。正确做法是初期冷敷收缩血管,48小时后再改用温热促进吸收。

针灸后出现淤青应注意观察变化,48小时内可冷敷患处15分钟/次,每日2-3次;后期改为热敷促进淤血消散。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深绿色蔬菜。若淤青面积持续扩大或伴随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除血管损伤。日常可通过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降低针灸后淤青发生概率。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黄热病 卵巢妊娠 神经鞘瘤 孢子丝菌病 胆总管结石 发育不良痣 肾上腺肿瘤 输卵管卵巢脓肿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