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甲亢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碘摄入过量、甲状腺炎症和甲状腺肿瘤等。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2.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导致其过度活跃。3. 碘摄入过量:长期摄入过多碘,尤其是通过药物或食物,可能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激素。4. 甲状腺炎症:如亚急性甲状腺炎,炎症导致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5. 甲状腺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方面,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2. 放射性碘治疗:通过口服放射性碘,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放射性碘治疗无效或不适用的患者,可考虑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饮食上,建议减少碘摄入,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甲亢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甲亢病人用碘治疗主要是为了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原料,放射性碘治疗通过释放β射线选择性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减少激素分泌。对于Graves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碘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且复发率低。治疗前需评估甲状腺摄碘功能,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禁用。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并调整药物剂量。
治疗期间应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并遵医嘱复查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