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麻风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麻风疫苗是预防麻疹和风疹的联合疫苗,接种后常见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一过性发热、皮疹、食欲减退等,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不退、抽搐、严重过敏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1、局部红肿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直径小于3厘米的红肿硬结,多与疫苗刺激局部组织有关。可用清洁毛巾冷敷缓解肿胀,避免抓挠或热敷。红肿一般持续1-2天消退,若范围扩大或化脓需就医排查感染。
2、一过性发热接种后6-12小时可能出现38.5℃以下低热,与疫苗激活免疫反应有关。建议多饮水、减少衣物散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排除其他感染因素。
3、轻微皮疹部分宝宝在接种后7-10天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此为疫苗病毒复制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皮疹不伴瘙痒时无须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若伴随高热或大面积皮疹需就医鉴别过敏反应。
4、食欲减退疫苗反应可能导致暂时性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1-2天进食减少。可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少量多次喂养。持续拒食超过24小时或伴有呕吐腹泻需评估脱水风险。
5、过敏反应极少数宝宝可能对疫苗成分过敏,表现为面部肿胀、呼吸困难、荨麻疹等。此类情况属于紧急医疗事件,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并送医抢救。有鸡蛋过敏史的宝宝接种前应告知医生评估风险。
家长需在接种后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洗澡。每日监测体温和皮肤状态,记录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若出现异常哭闹、精神萎靡、四肢冰凉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前往儿科急诊。疫苗接种后适当增加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轻免疫反应带来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