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是覆盖在眼睑内面和眼球前部的一层透明薄膜,主要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窿结膜三部分。
1、睑结膜睑结膜紧密贴附于眼睑内表面,富含血管和杯状细胞,具有分泌黏液的功能。这部分结膜与眼睑皮肤移行处形成睑缘,日常眨眼时可帮助均匀分布泪液。睑结膜炎症时会出现充血、滤泡增生等典型表现。
2、球结膜球结膜覆盖在眼球前部巩膜表面,止于角膜缘,质地薄而透明。其疏松的结缔组织使眼球能自由转动,血管网丰富但出血时易形成结膜下出血。球结膜对外界刺激敏感,异物或炎症会引起明显充血反应。
3、穹窿结膜穹窿结膜连接睑结膜与球结膜,形成结膜囊的顶部和底部。其松弛的皱襞结构允许眼球自由运动,富含淋巴组织构成眼部的免疫屏障。手术时常从此处取材进行结膜移植。
4、组织结构结膜由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含有大量黏液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及神经末梢。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成分构成泪膜最内层,对维持角膜光滑和湿润具有关键作用。
5、生理功能结膜具有机械保护、分泌润滑、免疫防御三大功能。其丰富的血管网为角膜提供营养,淋巴组织可捕获病原体,黏液层能吸附异物并通过眨眼排出。结膜还参与泪液分泌和眼表温度调节。
日常需注意避免用手揉眼,游泳时佩戴护目镜防止感染。出现眼红、异物感持续不缓解,或分泌物异常增多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长期视屏工作者可适当使用人工泪液预防干眼,但需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结膜健康。
淋菌性结膜炎主要通过分泌物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确诊。
淋菌性结膜炎的检查方法包括分泌物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分泌物涂片检查是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培养是将分泌物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或Thayer-Martin培养基,观察是否有淋病奈瑟菌生长。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淋病奈瑟菌的D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三种检查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确诊后应及时就医,避免揉眼或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