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通常是指甲真菌病,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变形或脱落。判断是否为灰指甲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见特征有甲板浑浊发黄、表面凹凸不平、质地脆裂等。甲真菌病可能由皮肤癣菌、酵母菌或霉菌感染引起,需与银屑病甲、扁平苔藓甲等非真菌性甲病鉴别。
甲板出现黄白色或灰褐色浑浊是灰指甲的典型表现,初期多从指甲游离缘或侧缘开始,逐渐蔓延至整个甲板。指甲可能增厚至正常厚度的数倍,表面失去光泽并伴有碎屑堆积。部分患者会伴随甲床分离,指甲与甲床之间形成空隙,容易藏匿污垢和细菌。这类情况多由红色毛癣菌或须癣毛癣菌感染导致,需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
少数情况下,指甲变色可能由外伤、化学刺激或全身性疾病引起。长期接触染发剂、清洁剂可能导致指甲发黄,糖尿病患者的指甲易出现棕色纵纹。银屑病甲的典型表现为甲板点状凹陷和油滴样改变,扁平苔藓甲则常见甲板变薄和翼状胬肉。这些疾病需要通过皮肤镜、病理活检等检查与灰指甲区分。
建议出现指甲异常时尽早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日常需保持手足干燥通风,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治疗期间应定期消毒鞋袜,遵医嘱坚持用药直至新甲完全长出,通常手指甲需要半年以上,脚趾甲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手腕疼可能是痛风引起,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痛风性关节炎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单关节红肿热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但手腕也可能受累。判断依据主要有尿酸水平检测、关节液检查、典型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既往病史分析。
1、尿酸水平检测血尿酸测定是诊断痛风的重要指标。空腹血尿酸值超过420微摩尔每升时称为高尿酸血症,但约三分之一急性痛风发作时血尿酸可能正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单次尿酸正常不能排除痛风。
2、关节液检查关节穿刺抽取滑液发现尿酸钠结晶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偏振光显微镜下可见针状负性双折光晶体。该检查具有创伤性,通常在典型症状不明确时采用。
3、典型症状观察痛风性关节炎多夜间突然发作,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关节局部红肿发热,症状在24小时内达高峰。发作具有自限性,通常3-10天自行缓解。非典型部位发作需警惕假性痛风可能。
4、影像学检查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慢性期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超声可发现双轨征、痛风石等特征性表现。双能CT能特异性显示尿酸钠沉积,但价格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查。
5、既往病史分析询问是否有高尿酸血症史、既往类似发作史、家族痛风史。了解近期是否摄入高嘌呤食物、饮酒、外伤或服用利尿剂等诱发因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者痛风风险更高。
出现手腕疼痛时应注意休息制动,抬高患肢,局部可冷敷缓解症状。避免摄入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建议记录疼痛发作特点,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检查。长期未控制的痛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确诊后需规范降尿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