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宝宝腹胀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热敷、益生菌补充、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腹胀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肠梗阻、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喂养过量或过急可能导致宝宝吞入过多空气。建议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模式,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母乳喂养时注意正确含接姿势,奶瓶喂养选择防胀气奶嘴。两次喂奶间隔建议保持2-3小时。
2、腹部按摩:
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洗净双手后,用指腹以肚脐为中心做环形按摩,每次5-10分钟,避开刚进食后时段。按摩时可配合婴儿润肤油,力度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宜。每日可进行3-4次。
3、热敷缓解:
40℃左右的热毛巾敷于腹部能缓解肠痉挛。将毛巾浸湿拧干后,隔一层衣物敷在宝宝腹部,每次10-15分钟。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可先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热敷后配合按摩效果更佳。
4、益生菌补充:
肠道菌群失调时可选用婴儿专用益生菌。常见菌种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改善消化功能。选择粉剂或滴剂型,按说明书剂量使用。需注意益生菌需冷藏保存,冲泡水温不超过40℃。
5、就医检查:
持续腹胀伴呕吐、血便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腹部超声排除肠套叠,化验大便判断感染情况。严重肠梗阻需禁食补液治疗,过敏体质宝宝需更换特殊配方奶粉。出现发热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适宜室温避免着凉,选择宽松纯棉衣物减少腹部压迫。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可记录宝宝排便、胀气时间帮助医生判断。定期做被动操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使用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如腹胀反复发作,建议进行食物过敏源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