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免疫疗法、环境控制、鼻腔冲洗、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治疗。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免疫系统异常、感染、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1次可缓解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喷,每侧鼻孔可减轻炎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片10mg/次,每日1次有助于控制症状。
2、免疫疗法: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剂量,帮助免疫系统适应过敏原,减少过敏反应。舌下免疫治疗和皮下免疫治疗是常见方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家居、更换床上用品、保持室内湿度适宜等措施有助于减少过敏原暴露。
4、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可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缓解鼻塞和炎症。每日1-2次,注意使用温水和适量盐分。
5、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避免吸烟和二手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适度运动如瑜伽、慢跑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瑜伽、慢跑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过敏性鼻炎不建议放任不管,长期未控制可能诱发鼻窦炎、哮喘等并发症。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等。
1、避免过敏原明确并远离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过敏原是防治基础。使用防螨床品、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减少接触。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针对性规避,但部分环境过敏原难以完全避免。
2、鼻腔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过敏原和炎性介质,缓解鼻塞流涕。建议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接近体温,每日1-2次。儿童需在家长指导下操作,避免呛咳。
3、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喷嚏、鼻痒。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驾驶前慎用。妊娠期患者需医生评估后用药。
4、鼻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鼻喷激素能减轻黏膜炎症,改善鼻通气。需规律使用1-2周见效,不可长期超量使用。用药后漱口可降低口腔真菌感染风险。
5、免疫治疗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过敏原提取物,通过逐步脱敏改善体质。疗程通常3-5年,适用于中重度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哮喘发作等不良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冬季注意保暖,外出佩戴围巾保护口鼻。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合并哮喘或鼻息肉需定期复查肺功能与鼻内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头痛、嗅觉减退时,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