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消化内科

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峰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急性肝衰竭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肝衰竭可能由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缺血性肝损伤等原因引起。急性肝衰竭可通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肝移植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急性肝衰竭的常见原因。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迅速恶化。治疗上需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片0.5mg/次,每日一次或替诺福韦片300mg/次,每日一次。

2、药物或毒物损伤: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抗结核药物或接触四氯化碳等有毒物质可导致急性肝衰竭。这类损伤通常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治疗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150mg/kg,静脉滴注解毒。

3、代谢性疾病:威尔逊病、急性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这些疾病与铜代谢异常或脂肪代谢紊乱有关。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青霉胺片250mg/次,每日三次促进铜排泄。

4、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导致急性肝衰竭。这类疾病与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有关。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40mg/次,每日一次抑制免疫反应。

5、缺血性肝损伤:休克、心力衰竭等导致肝脏血流灌注不足,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缺血性损伤通常表现为转氨酶急剧升高。治疗需改善血流动力学,如使用多巴胺注射液5μg/kg/min,静脉泵入提升血压。

急性肝衰竭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5g/kg以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每日饮水1500-2000ml。轻度活动如床上肢体伸展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腹痛 葡萄胎 鼻窦囊肿 鼻真菌病 毒蛇咬伤 生殖细胞瘤 肛门尖锐湿疣 肛门直肠脓肿 必需脂肪酸缺乏 门静脉血栓形成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