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旁边长了个疙瘩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药坐浴、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肛门疙瘩可能与痔疮、肛周脓肿、皮脂腺囊肿、尖锐湿疣、肛瘘等因素有关。
1、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肛门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剂。保持局部干燥,可选择纯棉透气内裤。若疙瘩伴有瘙痒,清洗后可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吸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破损感染。
2、药物治疗痔疮引起的疙瘩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药。肛周脓肿需配合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尖锐湿疣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或鬼臼毒素酊。
3、物理治疗肛周脓肿早期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吸收。较小的尖锐湿疣可通过冷冻治疗消除疣体。血栓性外痔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行激光消融术。
4、中药坐浴选用苦参、黄柏、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材煎煮后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适用于痔疮水肿或轻度肛周感染,可缓解肿胀疼痛,但皮肤破损时禁用。
5、手术切除反复发作的肛瘘需行肛瘘切除术,皮脂腺囊肿感染控制后需完整切除囊壁。较大血栓性外痔可行外痔剥离术。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便秘影响伤口愈合。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出现疙瘩红肿热痛、破溃流脓或持续增大时,须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便后建议使用湿厕纸清洁,减少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