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40度属于高热,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并就医排查病因。高热处理方式主要有温水擦浴、补充水分、药物退热、感染控制、重症监护等。
1、温水擦浴使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酒精可能经皮肤吸收导致中毒,冰水会引发寒战反而升高体温。擦拭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未下降需结合其他措施。
2、补充水分高热加速体液蒸发,每升高1℃体温需增加10%水分摄入。选择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椰子水补充电解质,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呕吐。观察尿量及颜色,若4小时无排尿或尿液呈深褐色提示脱水需静脉补液。
3、药物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儿童及成人常用退热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调定点。蚕豆病患者禁用对乙酰氨基酚,消化道溃疡者慎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禁用于18岁以下发热患者,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
4、感染控制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高多考虑病毒感染。严重感染如脓毒症需住院进行血培养及广谱抗生素治疗。
5、重症监护持续40℃以上伴意识模糊、抽搐或皮疹需考虑热射病、脑膜炎等急症。热射病需快速降温至38.5℃以下,脑膜炎需腰椎穿刺明确病原体。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需转入ICU进行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生命支持治疗。
高热期间应保持室温25℃左右,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饮食选择米粥、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增加代谢负担。体温正常后仍有虚弱感,建议休息3-5天逐步恢复活动。体温反复升高或超过24小时不退,需复查血常规、胸片等明确是否存在肺炎、泌尿系感染等隐匿病灶。家中可备电子体温计、退热贴等应急物品,但切勿自行使用激素类退热药物。